望敦煌
唐 · 佚名
数回瞻望敦煌道,千里茫茫尽白草。
男儿留滞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
男儿留滞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
注释
数回:多次,屡次。瞻望:远望,眺望。
敦煌道:指通往敦煌的道路,敦煌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此处形容荒凉。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留滞:停留,滞留。
暂时间:短时间内。
不应:不应该。
便向:就去,就此。
戎庭:指边疆地区,戎为军事之意,庭指边地。
老:在此处指度过余生,衰老。
翻译
我一次次眺望通往敦煌的道路,成千上万里的路途中只见一片片白茫茫的荒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敦煌道上所见的景象,通过“数回瞻望”表达了游子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千里茫茫尽白草"则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大漠沙漠图,白色的草地延绵至远方,无边无际。
然而,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却不忘提醒自己或同行者,作为男儿(意指有志向的人)不应该在此停留太久。"暂时间"表明了这种停留的临时性,而“不应便向戎庭老”则强调了男儿志存高远,不应该轻易地就步入兵戎生活,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暮气沉沉。
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难以割舍的情感,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担当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