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三题(其二)
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动态美和静谧美。诗人以“太平寺壁沧烟浦”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水边场景,随后通过“亭匀剪得寻丈许”一句,巧妙地描绘了水面上的一小片平静区域。
接下来,“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两句,对比强烈,先是描绘了水面上的波涛汹涌,仿佛要掀翻天空,而后又细致地观察到这片平静区域的边界清晰,不越雷池一步,展现了水的多变与和谐并存的特质。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想象水下可能隐藏着无数珍奇之物,甚至有勇猛如鲸鹏般的生物聚集于此,增添了神秘感和想象力。
“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则揭示了水的深邃与力量,光芒被掩盖,却在湍急的漩涡中显现,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奥秘。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水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描绘了江河交汇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连通性。
“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则强调了水的纯净与源头的深远,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滴水,也能追溯到遥远的岷山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遐想,仿佛古老的家园被岷山的云雾所掩,而江水最终汇入大海,探寻那未知的仙境。
“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描绘了宏大的自然景观,山与海的距离仿佛有三万里之遥,但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却有一片静止的水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稳定。
最后,“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通过比喻,将水面比作不动的六鳌和闪耀的城阙,在明霞的映照下,展现出一片辉煌与祥和。
“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收尾时,诗人从眼前的景象回溯至内心的感受,尽管眼前是平静的墙面,但心中却仿佛经历了千涛万浪,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