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其二)
明 · 林光
面面虚窗借日明,层楼高压济宁城。
偶来此地扪碑迹,却喜无人识姓名。
麟凤他时空在野,江山千古未忘情。
乡关南望来时路,何日归舟促去程。
偶来此地扪碑迹,却喜无人识姓名。
麟凤他时空在野,江山千古未忘情。
乡关南望来时路,何日归舟促去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白楼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面面虚窗借日明”以虚窗借日之景,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空灵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澄澈与超脱。接着,“层楼高压济宁城”一句,通过对比高楼与城市,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与气势,同时也隐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
“偶来此地扪碑迹,却喜无人识姓名”表达了诗人独自探访古迹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畏,同时流露出一种不求名利、淡泊自守的情怀。接下来,“麟凤他时空在野,江山千古未忘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麟凤比喻为理想与才华,江山则代表国家与大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但心系国家、不忘报国之情的高尚志向。
最后,“乡关南望来时路,何日归舟促去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人生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