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唐 · 贾岛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渐通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渐通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指皇帝或使者。立:派遣。
天骄:古代对强大民族的尊称,此处可能指使者。
发使车:派出使者。
册文:官方文书。
金书:用金粉书写的文书,显得庄重。
渐通:逐渐靠近。
青冢:王昭君墓,代指北方边疆。
乡山:故乡的山,这里指使者出发的地方。
皇情:皇帝的情感或旨意。
调角:吹奏号角。
寒城:寒冷的城市,可能指边关。
边色:边境的景色。
秋碛:秋季的沙漠。
旌旗:旗帜。
来往:频繁往来。
岁除:年终,新年。
翻译
您派遣使者,如同天骄之姿,文书上金光闪闪。逐渐接近青冢之地,翻译着国书,传达皇上的深情厚意。
边城的号角声在寒气中回荡,秋霜覆盖的沙漠上,大雁稀疏地飞翔。
旗帜飘扬,使者行程漫漫,不知过了多少日子,应在归途中迎接新年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派遣至远方执行册封任务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使者行进中的艰难和孤独,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开篇即设定了高贵的官职与庄重的任务,使者的出行是国家赋予的荣耀,而册文以金书写就,更显其重要性。
"渐通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描述使者一路艰难地穿越连绵的丘陵和家乡之山,表达了使者的决心和对皇帝旨意的传达。
"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城边的角声、初冬的霜雪以及飞行的野鸭,渲染了使者在边塞的孤独与凄凉。
"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和对岁末能在旅途中遇到节庆的希望。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使者出行时的心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