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其二)
清 · 陈作霖
走虽不能及奔马,力虽不能挽强弓。
平生揣摩五千卷,略则黄石韬太公。
料天下事屡奇中,视贼伎俩掌上同。
傥使参谋向帷幄,未必不成分寸功。
况兼一枝琳瑀笔,飞书草檄颇自雄。
岂若谈空说有辈,只合束之高阁中。
茫茫宇宙无知己,仰天吐气成白虹。
侧闻江淮诸元戎,延揽似有名将风。
我欲仗策相追从,短后裤褶骑黄骢,军门长揖谁为通。
平生揣摩五千卷,略则黄石韬太公。
料天下事屡奇中,视贼伎俩掌上同。
傥使参谋向帷幄,未必不成分寸功。
况兼一枝琳瑀笔,飞书草檄颇自雄。
岂若谈空说有辈,只合束之高阁中。
茫茫宇宙无知己,仰天吐气成白虹。
侧闻江淮诸元戎,延揽似有名将风。
我欲仗策相追从,短后裤褶骑黄骢,军门长揖谁为通。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作霖的《放歌(其二)》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深思熟虑、才智过人的文人形象。首句“走虽不能及奔马,力虽不能挽强弓”展现了主人公虽然身体条件有限,但内心智慧超群,不以武勇自限。接着,“平生揣摩五千卷,略则黄石韬太公”表达了他饱读诗书,深谙兵法,如同黄石公和姜子牙般运筹帷幄。
诗人强调他的谋略之深,常能准确预判天下事,对敌情了如指掌。“料天下事屡奇中,视贼伎俩掌上同”进一步突显了他的智谋。然而,他并未选择投身战场,而是以笔为剑,凭借“一枝琳瑀笔,飞书草檄颇自雄”,在纸上驰骋,显示出独特的才华。
对比那些只会空谈理论的人,“岂若谈空说有辈,只合束之高阁中”,他更愿意在幕后发挥作用,为国家效力。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才情,却无人引荐,只能“茫茫宇宙无知己,仰天吐气成白虹”。他听说江淮地区的将领颇有识人之明,表达了想要追随的渴望,但又苦于无人引见,只能“短后裤褶骑黄骢,军门长揖谁为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抒发,刻画了一个有志未伸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