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紫阁无名头陀赏析

寄紫阁无名头陀

唐 · 姚合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拼音版原文

qiàoxíngshuífēnshèng
miánzhīmèngwànghàomiǎnrén

shānhǎichánjiēbiànhuáshū
yīnjiēshīhuàqīngjìngzài

注释

峭行:形容道路陡峭或精神专注。
如如:形容心无杂念,如醉如痴的状态。
圣与愚:指圣人和愚昧之人。
不眠:彻夜未眠。
梦妄:梦境虚幻。
无号:无声呼唤。
山海禅:泛指广阔的山川禅修之地。
华夷:华夏与夷狄,泛指各地。
佛岂殊:佛法并无区别。
接师话:与师长交谈。
清净:心境清净。
斯须:片刻。

翻译

峻峭的道路让人如醉如痴,分辨不清圣者和愚者。
彻夜不眠才明白梦境虚幻,无声无息避免了他人的呼唤。
无论是山海禅修还是各地佛法,本质上并无差别。
如何才能与师长交流佛法,片刻间就能感受到清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寄给一位名叫紫阁的无名头陀。诗中表达了禅宗对于心灵境界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追求和理解。

"峭行得如如"一句,用“峭行”形容禅者的修行之路,意味着艰难而又直接。“得如如”则是说这种修行能够达到一种如同自然、顺应本性的心境。"谁分圣与愚"表明在这样的境界中,已经超越了世间的智愚之分。

接下来的"不眠知梦妄, 无号免人呼"进一步阐述了禅者的觉悟状态,即使是在睡梦中,也能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实,没有必要给自己或他人贴上任何标签。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则是说禅的智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无论是山还是海,都能够体现出禅的真理。而“华夷”指的是中華文明与四夷(即非汉族地区)的区别,“佛岂殊”意味着在佛法面前,所有的差异都不是问题。

最后两句"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师父的话语深信不疑,并认为只要跟随师父的话语,就能迅速达到一种清净的心灵状态。这也体现出古代修行者对师承的尊重和依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传达了禅宗对于心灵自由和本真自性的追求,以及对一切区别和束缚的超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