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辛未元日作(其四)赏析

辛未元日作(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去腊阴寒失物华,南中尽道似边沙。
未知素雪非冰冻,却把红梅当杏花。
献岁啼莺才一树,开春落叶尚千家。
高堂早起留窗数,六萼参差吐蜀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辛未年元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变化与人间生活。

首联“去腊阴寒失物华,南中尽道似边沙”,开篇即点出前一年冬季的寒冷,使得万物失去了生机,南方的人们普遍感觉如同边疆之地的荒凉。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鲜明感受。

颔联“未知素雪非冰冻,却把红梅当杏花”,进一步描述了冬末春初的景象。诗人以“素雪”和“冰冻”比喻严寒,而“红梅”则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与“杏花”相提并论,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萌芽。

颈联“献岁啼莺才一树,开春落叶尚千家”,转而描写新年的景象。一只黄莺在枝头啼鸣,标志着新年的开始,而此时仍有许多人家的树木上还挂着落叶,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

尾联“高堂早起留窗数,六萼参差吐蜀茶”,最后以家庭生活场景收尾。高堂(长辈)早早起床,留心观察窗外的变化,期待着六瓣的蜀茶(一种茶叶)绽放。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敏感与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