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书怀七首(其一)
宋 · 陆游
六十馀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
见人各是元非恕,遇事皆安岂怨贫。
小圃锄耰聊过日,扁舟烟雨尚关身。
出门未觉龙钟在,禹庙兰亭又见春。
见人各是元非恕,遇事皆安岂怨贫。
小圃锄耰聊过日,扁舟烟雨尚关身。
出门未觉龙钟在,禹庙兰亭又见春。
注释
六十馀年:指诗人一生的时间跨度。葛天民:古代传说中的淳朴民风代表。
元非恕:本性并非刻薄,宽容待人。
岂怨贫:不会因为贫穷而心生怨恨。
聊过日:姑且度过时光。
扁舟烟雨:形容在烟雨中泛舟。
龙钟:形容老人行动迟缓。
禹庙兰亭:历史遗迹,象征传统文化。
翻译
我六十多年来一直仰慕古人,如今才感觉自己接近了葛天氏时代的淳朴百姓。见到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们的本性并非苛责,遇到任何事都心安理得,不因贫穷而抱怨。
在小小的菜园里用锄头劳作打发日子,乘着小船在烟雨中漂泊也牵动着我的心。
出门时并未察觉自己已老态龙钟,禹庙和兰亭的春天又让我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春书怀七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六十馀年慕古人”,诗人自述已过花甲之年,仍然仰慕古代贤人的风范。次句“即今方近葛天民”,表明他追求像上古淳朴民风那样的生活。第三句“见人各是元非恕”,强调了诗人宽容待人,以理解和宽恕看待他人。第四句“遇事皆安岂怨贫”,反映出他的乐观豁达,即使生活清贫也能安然处之。
第五、六句“小圃锄耰聊过日,扁舟烟雨尚关身”,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通过耕作打发时光,乘舟游历享受自然。最后一句“出门未觉龙钟在,禹庙兰亭又见春”,写出了诗人虽年迈但心态年轻,出门游玩时并未感到老态龙钟,春天的禹庙兰亭又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晚年淡泊名利、乐于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以及积极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