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赏析

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宋末元初 · 牟巘
君能匝腊过苕水,我正绝湖寻橘里。
人生有数会不免,先后差池数日耳。
天教新年暂相见,握手如获丹与砥。
略似德公上冢回,径入就谈倾底里。
如闻前月清兴发,杖藜晓对南山起。
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
我归已晚不得陪,脚中平生信有鬼。
独留诗卷使我和,思枯预怕搜脂髓。
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机一句无多子。
当时言下谁领会,只认泉石为对履。
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
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
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
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求仁共同游历山水的场景,充满了友情、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的交织。牟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苕水”、“绝湖”、“橘里”等地名,以及“德公上冢”、“杖藜”、“苍官”、“清流”等意象,都营造出了一种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与友人的相聚虽短暂,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交流,如同获得珍贵的宝石与磨刀石一般宝贵。他们谈论的话题深入浅出,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探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清兴发”、“苍官”、“清流”等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惜。即使在归途中,诗人也难以忘怀与友人的欢聚时光,甚至在梦中也能回味当时的清风明月。最后,诗人以“冻蝇一任钻故纸”结尾,既是对友人专注读书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全程陪伴的遗憾,但这份遗憾中也蕴含着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山水之行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与友情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和深刻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