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店逢夏使
赠我何劳绕朝策,贺兰千里已胸中。
鉴赏
这首诗《平泉店逢夏使》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描绘了在旅途中与外国使者相遇的情景,洋溢着友好的氛围和对和平交往的期待。
首句“穹庐毳服异华风”,以“穹庐”指代草原上的蒙古包,而“毳服”则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与中原地区的华丽风尚形成对比,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一句通过服饰的不同,巧妙地勾勒出双方身份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次句“马上相逢一笑同”,生动地刻画了在行进中的相遇场景。骑马而行,是古代游牧民族常见的出行方式,而“一笑同”则表达了双方在不期而遇时的友好态度,以及彼此间瞬间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这一笑,不仅消除了可能存在的隔阂,还预示了后续交流的顺畅。
第三句“赠我何劳绕朝策”,转而描述了夏使赠礼的情节。绕朝策,原指古代君主赐给臣下的策书,这里借喻为礼物或珍贵之物。夏使赠送的礼物虽非绕朝策,但其价值和意义同样重要,体现了两国之间友好往来的诚意。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礼物的轻巧与价值,以及赠礼者的心意。
最后一句“贺兰千里已胸中”,点明了夏使对贺兰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了解和关注。贺兰山作为地理标志,象征着远方的边界或国家,夏使对它的熟悉,表明了他对这片土地及其所属国家的深入了解,也反映了双方在和平交往中所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共享。这一句以贺兰山为背景,寓意深远,既展示了地理知识的交流,也隐含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友谊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化间的友好交流与相互理解,以及在和平共处基础上的文明互鉴。
词语解释
朝策的意思:朝廷的策书。《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策。”...
贺兰的意思:(1).见“ 贺兰山 ”。(2).国名“荷兰”的旧译。 清 汪仲洋 《杂感》诗:“ 贺兰 佛郎机 ,楼船屡捍拒。”(3).复姓。 北周 有 贺兰祥 。见《周书》本传。...
何劳的意思: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华风的意思:(1).指 汉 族或中原的风俗。《宋书·鲁爽传》:“﹝ 鲁爽 ﹞幼染殊俗,无復华风。” 宋 苏辙 《移岳州谢状》:“臣见具舟前往,自尔稍近华风,遂脱瘴死。” 清 赵翼 《经临途次杂纪以诗》之三:“华风濡染变狉獉,光气将开色色新。”(2).浮华的文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寻 宇文 初习华风,事由 苏绰 。至於军国词令,皆準《尚书》。”(3).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唐 李贺 《高轩过》诗:“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马上的意思:[释义](1) (副)立刻(表事情在很短时间内即将发生)。 (2) (副)有“这会儿”的意思;指最近的将来。 [构成]偏正式:马(上 [例句]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作状语)[同音]码上...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毳服的意思:(1).毛皮制的衣服。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故京师之俗杂五方,而为首恶之区。其民则土坑毳服,如氊乡焉。”(2).旧亦用以借称少数民族服装。 柳亚子 《十月十日纪事》诗之一:“毳服氊冠拜冕旒,谓他人母不知羞!”...
穹庐的意思:◎ 穹庐 qiónglú[yurt]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对穹庐以出膝。——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相的意思:◎ 上相 shàngxiàng(1) [be photogenic;come out well in photograph]∶指某人的照片比本人好看(2) [prime minister(in feudal China)]∶古时尊称宰相位为上相...
相逢的意思:◎ 相逢 xiāngféng[come across] 彼此遇见;会见偶然相逢...
胸中的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绕朝策的意思:春秋 晋 大夫 士会 因事奔 秦 ,为 秦 所用。 晋 人患 秦 之用 士会 ,乃使 魏 寿馀 伪以 魏 叛而入 秦 ,诱 士会 返 晋 。计得逞, 士会 欲行,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简策之策;一为马檛,即鞭策之策。 汉 服虔 主前一义, 晋 杜预 主后一义。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杜预 注、 孔颖达 疏。后以“绕朝策”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 绕朝 策,思同 郭泰 船。”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