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蕉(其一)赏析

题蕉(其一)

元末明初 · 张羽
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
扶疏数叶开,还如山后绿。

鉴赏

这首诗以“题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移栽的芭蕉在屋前生长的情景。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芭蕉叶的繁茂与生机。

首句“移得山后蕉”,点明了芭蕉的来源,它原本生长在山后,被移栽到了屋前。这一句既交代了芭蕉的来历,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新环境的适应。

次句“种傍山前屋”,描述了芭蕉被种植在山前屋旁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芭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它成为屋前一道亮丽风景的现实。

接着,“扶疏数叶开”,描绘了芭蕉叶的繁茂,用“扶疏”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芭蕉叶的茂盛和舒展,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力在尽情绽放。

最后,“还如山后绿”,将芭蕉叶的颜色与山后的绿色相比较,不仅突出了芭蕉叶的翠绿,更表达了诗人对芭蕉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句诗以对比的手法,强化了芭蕉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

词语解释

扶疏的意思: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

还如的意思: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疏数的意思:亦作“疎数”。1.稀疏和密集。《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 唐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2).犹远近。《穀梁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 范宁 注:“谓灾有远近。远者为疏,近者为数也。”《墨子·备城门》:“爵穴大容苣,高者六尺,下者三尺,疏数自适为之。” 毕沅 校注:“言视敌而为疏促。”《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月之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