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观妙道士
宋 · 释道璨
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
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
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
及其会心时,忻然惟一笑。
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
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
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
及其会心时,忻然惟一笑。
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赠予一位观妙道士的作品,表达了对道教玄妙境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首先强调了道家奥秘的微妙之处,指出直接观察并非真正的领悟("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接着描述这种微妙无法捉摸,既无固定形态("杳杳无方所"),也无明显征兆("冥冥无朕兆")。
诗人说自己苦心钻研三十年,却难以穿透其深奥("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这体现了道教修炼的艰辛与不易。然而,当真正达到领悟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只有自己能体会,就像春天傍晚碧桃盛开,黄鹂鸣叫,带来一种自然的和谐("及其会心时,忻然惟一笑。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最后,诗人赞叹道家之门广大无边,而这些奥妙是老子亲自传授的("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表达了对道教祖师的敬仰以及对道法真谛的深深敬重。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道教修行境界的追求和领悟过程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