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关伯玉
明 · 欧大任
雪中孤骑过津头,忽忆江南旧酒俦。
讲肆且将留马队,隐君宁得问菟裘。
山梅腊尽谁开阁,海雁春来尚满洲。
五斗折腰君莫笑,十年书剑在罗浮。
讲肆且将留马队,隐君宁得问菟裘。
山梅腊尽谁开阁,海雁春来尚满洲。
五斗折腰君莫笑,十年书剑在罗浮。
鉴赏
此诗《答关伯玉》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描绘雪中孤骑的场景,引出对江南旧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雪中孤骑过津头”,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中的孤独行者图,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忽忆江南旧酒俦”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自然地联想到往昔与朋友共饮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讲肆且将留马队,隐君宁得问菟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似乎在邀请朋友暂时停留,共同探讨学问,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种生活可能难以实现,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山梅腊尽谁开阁,海雁春来尚满洲”则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山梅在腊月凋零,而海雁在春天依然满洲飞翔,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最后,“五斗折腰君莫笑,十年书剑在罗浮”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官场,但内心仍坚守着对学问和理想的追求。这里的“五斗折腰”源自陶渊明的典故,象征着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十年书剑在罗浮”则暗示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