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子从郎中
宋 · 王庭圭
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
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
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
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
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
鉴赏
这首挽诗《挽彭子从郎中》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对逝者彭子从郎中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财政管理以及道德品质上的卓越贡献。
首联“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描绘了彭子从郎中在边疆和地方的广泛政务活动,手持使节,既负责边远地区的事务,又兼任大农(掌管国家财政)的重要职务,体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上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颔联“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赞扬彭子从在庙堂之上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贡献,同时以“蜕骨仙”比喻其高尚的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暗示其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
颈联“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描述了彭子从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即使在去世后,其遗体被安葬于洞庭湖畔,依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体现了其在生前后的社会影响力。
尾联“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表达了对彭子从郎中高尚人格的敬仰,即使他已不在人世,但其精神如同神武一般,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不仅缅怀了彭子从郎中的一生,也传递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深刻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