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景洞
宋 · 吕愿中
斯洞名华景,累累乳石悬。
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
岩底金仙寺,峰头玉井莲。
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
徙杖观初日,归舆触暝烟。
蔽林排翠幄,封径簇花钿。
爽致资清赏,镌题记昔年。
猿啼声应谷,云破月侵筵。
策蹇追华驷,鸣髇指坠鸢。
谁人能画此,为倩老龙眠。
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
岩底金仙寺,峰头玉井莲。
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
徙杖观初日,归舆触暝烟。
蔽林排翠幄,封径簇花钿。
爽致资清赏,镌题记昔年。
猿啼声应谷,云破月侵筵。
策蹇追华驷,鸣髇指坠鸢。
谁人能画此,为倩老龙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华景洞的自然风光,通过对山石、月亮、寺庙、井水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幽深又壮丽的山洞景象。诗人运用了"累累乳石悬"、"虚崖疑月窟"、"绝顶瞰江湍"等富有画面感的词汇,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而又真实的自然世界。
在诗中,"岩底金仙寺"和"峰头玉井莲"则增添了一种仙境般的意象,使人仿佛能够听到山中的仙音。同时,"地形居众外,气象伟无前"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致独特性的赞叹。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流转,"徙杖观初日,归舆触暝烟"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而"蔽林排翠幄,封径簇花钿"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美好。
最后,诗人提及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赏。"猿啼声应谷,云破月侵筵"中的猿啼与夜晚破晓的云和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策蹇追华驷,鸣髇指坠鸢"则像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理想之景的追寻。
结尾处,诗人自问谁能将这般美景画下,而最后以"为倩老龙眠"作为结束,似乎在暗示这种美景只有神仙才能真正领略。整首诗通过对华景洞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