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国祠
宋 · 施枢
瓶笙惊昼睡,此意有谁知。
蛙井成何事,鸿图岂易窥。
一身虽戮辱,万姓免疮痍。
茅土今何在,惟存霸国祠。
蛙井成何事,鸿图岂易窥。
一身虽戮辱,万姓免疮痍。
茅土今何在,惟存霸国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瓶笙:形容器中的笙声。昼睡:白天的睡眠,指午休。
此意:这种心意或情感。
谁知:被人理解或知晓。
蛙井:比喻狭隘的视野或处境。
鸿图:宏伟的计划或志向。
岂易:哪里容易。
窥:窥探,理解。
一身:个人。
戮辱:羞辱和屈辱。
万姓:万民,百姓。
疮痍:创伤和疾苦。
茅土:古代封赐给诸侯的土地,象征权力。
霸国祠:专为显赫人物建立的祠堂。
翻译
瓶中的笙声惊扰了白日的睡眠,这种心意又有谁知道。青蛙的井中发生了什么,宏大的计划岂能轻易看透。
即使个人遭受屈辱,但百姓得以免除灾难。
曾经的封地如今何处,只剩下霸主的祠堂留存。
鉴赏
这首诗名为《霸国祠》,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诗中以"瓶笙惊昼睡"起笔,描绘出宁静的午后被突然的笙声打破,暗示了一种不寻常的氛围。接下来的"此意有谁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深藏不露的意图或情感的疑问,暗示祠堂中的故事可能鲜为人知。
"蛙井成何事,鸿图岂易窥"两句,通过蛙井和宏大蓝图的对比,暗示了祠堂所纪念的霸主或许曾有远大的抱负,但世人难以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深远意义。"一身虽戮辱,万姓免疮痍"则揭示了霸主虽然个人遭受屈辱,但他的牺牲换来了百姓的安宁,体现了他的伟大与无私。
最后,诗人以"茅土今何在,惟存霸国祠"收尾,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霸主的权势和荣耀已成过往,唯有祠堂留存,成为后人追思和缅怀的对象。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