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三)赏析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三)

宋 · 黄干
枌社传家范,阶庭著义方。
能令锵剑履,争欲倚门墙。
么么真无用,提撕独异常。
登堂今已矣,收泪转淋浪。

注释

枌社:古代的一种地方神社,象征家族传统。
阶庭:台阶和庭院,代指家庭。
义方:正确的道德规范或教诲。
锵剑履:形容行为举止有威严,像佩剑者一样。
倚门墙:比喻受到家人欢迎和支持。
么么:形容人地位低微或无足轻重。
提撕:规劝,纠正。
异常: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登堂:进入厅堂,比喻显赫的地位或成就。
淋浪:形容泪水不断流淌。

翻译

家族传承着枌社的规矩,家中教育遵循正道。
他们的言行举止如同佩剑穿履,引人尊敬。
那些微小的人确实无足轻重,唯有他特立独行。
如今已经无法再登堂入室,只能含泪默默离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家族教诲深远的感慨。首句“枌社传家范”赞扬了李家良好的家风和世代相传的道德典范,暗示其家庭教育严谨且有影响力。次句“阶庭著义方”进一步强调家庭中正直的教诲,如同台阶和庭院一样稳固。

“能令锵剑履”描绘出李家子弟的威仪和才能,他们身佩宝剑,步履坚定,显示出家族的荣耀与素质。然而,“争欲倚门墙”又透露出一种渴望得到家族庇护和支持的情感,反映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依赖。

“么么真无用,提撕独异常”是对逝者在家庭中独特地位的描述,即使在子女中显得平凡,但她的教诲和关爱却与众不同,无人能及。“登堂今已矣”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收泪转淋浪”则形象地写出诗人无法抑制的泪水,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既赞美了李太淑人的品德和家教,也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家族传统的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