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少卿
宋 · 刘黻
班升金掌擢清才,苦欲归田挽不回。
浙右尚思菩萨去,荆南空望使星来。
苔侵书阁秋山静,竹锁吟庭夜鹤哀。
路出箫台多巷祭,几人和泪折寒梅。
浙右尚思菩萨去,荆南空望使星来。
苔侵书阁秋山静,竹锁吟庭夜鹤哀。
路出箫台多巷祭,几人和泪折寒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班升:官职晋升。金掌:象征权力的金色官印。
擢:提拔。
清才:清廉有才之人。
归田:归隐田园。
挽:拉回,阻止。
不回:无法回头。
浙右:浙江西部地区。
尚思:仍然思念。
菩萨:可能指代某位受尊敬的人物。
去:离去。
荆南:湖北荆州一带。
使星:使者或官员,比喻重要人物。
苔侵:青苔侵蚀。
书阁:藏书的阁楼。
秋山静:秋天的山林宁静。
吟庭:吟诗的庭院。
夜鹤哀:夜晚的鹤声显得凄凉。
箫台:古代的音乐台。
巷祭:小巷中的祭祀活动。
和泪:含泪。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翻译
官职晋升,选拔清正之才,但他渴望归隐田园,却难以回头。浙江地区的人们还在怀念菩萨离去,荆南之地空自期盼使者降临。
书斋被青苔侵蚀,秋山宁静,夜晚的庭院里,竹林中传来鹤鸣的哀伤。
走出箫台的小巷,人们举行许多祭祀,多少人流泪,折下寒冬中的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厚的友情和对远去朋友的怀念之情。开篇“班升金掌擢清才,苦欲归田挽不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赵少卿等人的赞赏和留恋,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但都各自返回故乡,诗人却无法挽留,只能心中留恋。"班升金掌擢清才"中的"班升"是科举考试的场所,而"金掌"则指的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手势,这里用来比喻赵少卿等人的才华被发现和重用。
接着“浙右尚思菩萨去,荆南空望使星来”两句,则是说浙江一带还在怀念已离去的朋友,而从荆州方面派来的使者如同星辰般期待却迟迟未至。"浙右"指的是浙江一带,而"荆南"则是指湖北、湖南一代,两地相隔遥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第三句“苔侵书阁秋山静,竹锁吟庭夜鹤哀”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荒凉的景象。书阁被苔藓所侵,秋天的山谷安静而又孤独,竹林围绕着诗人的庭院,晚上听见的是鹤叫声,这里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受。
最后“路出箫台多巷祭,几人和泪折寒梅”则表达了诗人出行时遇到朋友的坟墓,只有寥寥几人同来哭泣,情不自禁地折下寒冷中还能开花的梅枝以寄托哀思。这一幕凸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深和生者之间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浓郁的情感,是对友情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