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嘲淮浪赏析

嘲淮浪

宋 · 杨万里
碧琉璃地展青罗,横作一波仍万波。
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
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
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佗。

拼音版原文

liúzhǎnqīngluóhéngzuòréngwàn

yínshānkōngsuìchéngxuězhènlüèrénguò

zhēngxiānànzhōngshuíshèngtáojìnshānài

jièlóuchuánxièyáoláijìncóng

注释

碧琉璃:形容地面翠绿如琉璃般光滑明亮。
青罗:青色的绸缎,比喻地面的色彩。
银山:形容山峰在阳光下闪亮如银。
雪阵:比喻山峰破碎后飞散的景象。
楼船:大船,此处可能指代浪花冲击的力量。
兀去:摇摇晃晃,自由自在地移动。

翻译

碧绿如琉璃的地面铺展开青色的绸缎,如同一道波纹又化为无数波涛。
突然间,一座银色的山峰凌空耸立,随后像雪花般破碎掠过人群。
它们争相冲击岸边,最终谁能获胜?即使淘尽沙砾,又能奈何它们几分。
让它们借助楼船发泄剩余的力量,摇摆不定,任由它们自由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水景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淮河汹涌波涛的壮观。"碧琉璃地展青罗"中的“碧琉璃”形容水色之清澈,“横作一波仍万波”则表现出波浪连绵不断。

诗人通过“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这两句,强调了波涛的力量和高度,以及其对岸边带来的冲击。接下来的“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则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力与人类努力之间无休止斗争的感慨。

最后,“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佗”一句中,诗人似乎在用“楼船”的摇晃来比喻自己对这场景的态度或是情感宣泄,而“摇来兀去尽从佗”则透露出一种顺其自然的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描绘的生动,还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境遇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