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松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侍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望。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四棵松树刚移植时,大约有三尺多高。分别已经三年,如今它们独立的样子像成人一般。
将来能看到根深扎土壤,不必担心枝叶凋零受伤害。
它们的幽静色彩有幸得以显现,稀疏的枝干也显得挺拔。
当初插入的小篱笆,原本就有防备之心。
尽管最终会有摇晃受损,但不会吝惜叶子变黄。
我自许为旧林之主,但百姓还未安康。
躲避战乱现在才回家,春天的草木已布满空旷的厅堂。
看到这些景象感叹岁月流逝,此刻能带来一丝慰藉。
清风仿佛为我而起,拂过脸颊如同微霜轻拂。
这足以陪伴我度过晚年,暂且让它们遮阳蔽日。
我的生活无根无定,与你相伴也是茫茫未知。
有情感的人不妨赋诗,我们的故事可以相互期待。
不要自负千年之后,黯淡的人生将在天地间盘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园林中四棵松树的移植和成长过程的观察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万物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树木刚被移植时的生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松树的成长,树木已由初移时的小小身躯长成了亭亭如盖的人字形。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灵不易、物是人非的感慨。"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表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它抵御风霜、岁月侵蚀的能力。而"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则通过对树木颜色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怀。
诗人随后转向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暗示了诗人曾经为某种理想或目标而努力,但最终发现那些努力也许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坚固可靠。"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则是对个人遭遇挫折、事业受阻的无奈感叹。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老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中,“黎庶”指的是众生百姓,而“犹未康”则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现实。"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则是诗人在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后,终于能够归隐田园,但心中却仍有无尽的哀愁。
随后的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与感慨。"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表现了面对世界万象变化时所激发的情怀,而"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则是对自然界中细腻情感的捕捉。
诗人最后自比无根之树,与松树相伴,共同漂泊于世。"配尔亦茫茫"中的“茫茫”形容了生命如同大海般广阔而又迷离。而"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望"则是诗人以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过往的回顾。
最终,诗人发出了一种超越世俗、不求名利的豁达心境。"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中的“勿矜”劝诫着未来的人们不要过于自豪,因为一切成就与荣耀都将随时间而消逝,而转化为历史的尘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