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闺情
唐 · 袁晖
正月金闺里,微风绣户间。
晓魂怜别梦,春思逼啼颜。
绕砌梅堪折,当轩树未攀。
岁华庭北上,何日度阳关。
晓魂怜别梦,春思逼啼颜。
绕砌梅堪折,当轩树未攀。
岁华庭北上,何日度阳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金闺:古代女子的居所,富贵人家的闺房。微风:轻轻的风,形容环境宁静。
晓魂:清晨的魂魄,指诗人或闺中人的思绪。
别梦:离别之梦,可能指思念远方的人。
啼颜:哭泣的脸,形容情绪悲伤。
砌梅:台阶旁的梅花。
当轩树:窗户前的树。
岁华:岁月,时光。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来象征离别和远方。
翻译
正月时分在闺房中,微风轻轻吹过绣花门窗。清晨的魂魄怜惜离别的梦境,春天的情思催动人落泪容颜。
梅花环绕台阶,可以采摘,窗前的树还未及攀折。
岁月在庭院北边流逝,何时能越过阳关,踏上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节期间女子在闺房中的情感状态。她躲在金碧辉煌的内室中,微风轻拂,窗户间似乎能听到细腻的絮语。晨曦之下,她对逝去的梦境充满怜悯,而春日里涌上的思念却又让她脸色泛红。
诗人通过“绕砌梅堪折”一句,展示了女子即便是在室内,也能感受到外面春意盎然的气息。她可能在窗前赏析那刚被风雨洗礼过的梅花,而那些树木尚未被季节唤醒。
“岁华庭北上”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年华随着节令向北方的春天迈进。最后,“何日度阳关”表达了女子对于重逢远方亲人或所爱之人的渴望和不确定性。阳关在古代是边塞重镇,也常用来象征远离家乡,故此处可以理解为她期待着能在哪一天跨过那道遥远的山脉,与心中所思相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女子对春节团圆的渴望,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