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
乾坤元气长嘘吸,日夜沧波自混融。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
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大江:长江。
凿:开凿。
岷山:位于四川的山脉。
海门:指长江入海口。
乾坤:天地。
元气:宇宙的生命力或自然力量。
长嘘吸:持续不断地吐纳。
沧波:苍茫的江水。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神女佩:神话中的神女装饰品。
洞庭:湖南的洞庭湖。
舜妃宫:传说中舜帝的妃子居住的地方。
扁舟:小船。
匡庐:庐山。
过:经过。
月出:月亮升起。
猿啼:猿猴的叫声。
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
翻译
这广阔的长江是谁开凿的呢?它源自岷山,直通大海。天地间的元气不断吐纳,日日夜夜,江水与波涛自然融合在一起。
巫峡的雨打湿了神女的佩饰,洞庭湖的云连接着舜妃的宫殿。
我怀念乘小舟经过庐山的日子,那时明月升起,猿猴哀鸣,我去拜访远方的高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题天衣长老孚竹潭所藏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意蕴。首句“万里大江谁所凿”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对长江源头的想象,暗示其磅礴气势。接着,“岷山直下海门通”点明长江发源于岷山,一路奔腾直抵东海,展现了江水的源远流长。
“乾坤元气长嘘吸”运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将长江比喻为天地元气的通道,昼夜不停息地流淌,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宇宙的浩渺无垠。“日夜沧波自混融”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浪花翻滚,浑然一体。
“巫峡雨沾神女佩,洞庭云接舜妃宫”通过巫峡的神女传说和洞庭湖的舜妃典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最后,“扁舟忆向匡庐过,月出猿啼访远公”以个人的舟行经历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之间的禅意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长江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和人文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对江山社稷的热爱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词语解释
扁舟的意思:◎ 扁舟 piānzhōu[small boat;skiff] 小船一叶扁舟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沧波的意思: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大江的意思:◎ 大江 dàjiāng(1) [great river]∶大的江(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海门的意思: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混融的意思:(1).混和融合。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上元黄箓斋词·中元》:“动静行藏,未混融於大道;年辰宿曜,犹缠集於众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使君袖有转物手,鸕鷀杓中平等分。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草木绿色》:“予尝见画者以青黄之色和而成緑,然后知木色本青,今草木俱緑者,草木因出於土,则生养混融而緑矣。”(2).含混,不分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説得多少混融。”...
匡庐的意思: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
坤元的意思:与“乾元”对称。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孔颖达 疏:“至哉坤元者,叹美坤德。”《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故孕育羣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陈书·高祖纪上》:“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
岷山的意思:◎ 岷山 Mín Shān[Min Mountains]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四川松潘县北,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平均高度 2500 米,主峰 5588 米...
气长的意思:犹言争气。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一折:“[ 芊建 云]:‘将军你早知有这今日,当初 临潼关 上,便不立的功劳也罢了。’[正末唱]:‘则俺这做元戎的不气长。’”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虽然是女娘不气长,从来个做男儿当自强。”...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日夜的意思:◎ 日夜 rìyè[day and night] 白天和黑夜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神女的意思:◎ 神女 shénnǚ(1) [goddess]∶女神巫山神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2) [prostitute]∶旧指妓女...
巫峡的意思:(1).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 。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 ,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 巫峡 ,盖因山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 杨炯 《巫峡》诗:“ 三峡 七百里,惟言 巫峡 长。” 宋 苏轼 《巫山》诗:“ 瞿塘 迤邐尽, 巫峡 峥嶸起。” 郭沫若 《月蚀》:“...
下海的意思:◎ 下海 xiàhǎi(1) [go to the sea;put out to sea]∶出海初次下海,晕船是难免的(2) [turn professional]∶指业余戏曲演员(票友)成为职业演员(3) [be driven to prostitution]∶女子沦落风尘...
嘘吸的意思:(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 成玄英 疏:“嘘吸,犹吐纳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殷殷雷声,嘘吸雨灵。”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几榻之机皆含音乐,嘘吸之气并属云霞。”(2).啼泣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长嘘吸以於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王逸 注:“嘘吸、於悒,皆啼泣貌也。”...
远公的意思:晋 高僧 慧远 ,居 庐山 东林寺 ,世人称为 远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 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元气的意思:◎ 元气 yuánqì(1) [chaos]∶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2) [spirit]∶精神;精气(3) [vitality;vigor]∶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元气大伤...
直下的意思:(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