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靖康遗事赏析

读靖康遗事

明 · 甘瑾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
庙略合收淝水捷,虏盟谁定渭桥功。
铜驼故陌迷芳草,黄屋惊尘卷朔风。
一自鼎湖龙去后,小臣何地泣遗弓。

拼音版原文

juānlǎoluòchéngdōngfēnghuǒjiāozòngquǎnróng

miàolüèshōuféishuǐjiéméngshuídìngwèiqiáogōng

tóngtuófāngcǎohuángjīngchénjuànshuòfēng

dǐnglónghòuxiǎochéng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甘瑾的《读靖康遗事》以杜鹃啼叫开篇,描绘了洛城东部的凄凉景象,暗示了战乱的氛围。诗人借“烽火郊畿纵犬戎”一句,表达了对金兵入侵、边疆不宁的忧虑,将敌人比作放纵的野犬,形象生动。

接下来,诗人通过“庙略合收淝水捷”暗指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希望朝廷能借鉴先贤的智谋,取得胜利。然而,“虏盟谁定渭桥功”又揭示了靖康之耻中未能稳固边防的遗憾,渭桥的盟约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铜驼故陌迷芳草”描绘了战后的荒芜与衰败,连曾经繁华的都城也只剩下铜驼孤独地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而“黄屋惊尘卷朔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室仓皇出逃的场景,尘土飞扬,北风凛冽。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自从北宋末代皇帝徽宗在鼎湖宫(即太液池)离世后,国家衰落,自己作为微小臣子,无处可去,只能对着遗失的宝弓,悲泣国家的衰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表达了对靖康之变的痛心与反思。

词语解释

鼎湖的意思:(1).地名。古代传说 黄帝 在 鼎湖 乘龙升天。 唐 顾况 《相和歌辞·短歌行》:“ 轩辕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风行》:“ 鼎湖 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2).借指帝王。《陈书·沉炯传》:“臣闻 乔山 虽掩,鼎湖之灵可祠。” 清 吴伟业 《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3).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

杜鹃的意思:◎ 杜鹃 dùjuān(1) [cuckoo]∶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2) [Indian azalea]∶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烽火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2) (名)比喻义:战火或战争。也说烽烟。 [构成]并列式:烽+火 [同义]烽烟、点火...

郊畿的意思:(1).京城郊外王畿之地。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论》:“故郊畿固而九服寧,中国实而四夷宾。”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 信陵亭 馆接郊畿,幽象遥通 晋水祠 。” 明 谢肇淛 《秋日邀龙君御同锺伯敬林茂之赋诗》:“君今赴 河 湟 ,戎马生郊畿。”(2).泛指郊外。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何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山川磊落,郊畿枕端委之乡;岛屿凭隆,烟雾合朝宗之浦。”...

惊尘的意思:车马疾驶扬起的尘土。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 宋 范成大 《郊外阅骁骑剪柳》诗:“千骑同瞻白羽挥,惊尘一鬨响金鞿。”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途逅》:“恨香軺,驀地惊尘,听彻金铃小。”...

鹃啼的意思:亦作“ 鹃嗁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元 虞集 《送王君实御史》诗:“鸎满 輞川 君定到,鹃啼 劒阁 我思归。” 元 王元鼎 《雁传书》套曲:“鹃啼春思月中魂,花迷蝶梦窗前影。”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一:“看阶前草緑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寃魂。” 清 赵细琼 《喝火令》词:“鹤唳风声杳,鹃嗁月影寒。”参见“ 鹃魂 ”。...

庙略的意思:朝廷的谋略。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旧唐书·李晟传》:“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 宋 司马光 《相国颍庄敏庞公挽辞》之一:“儒衣临絶塞,庙略运奇兵。”...

去后的意思:以后。 明 朱权 《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

犬戎的意思:(1).古族名。 戎 人的一支。即 畎戎 。又称 畎夷 、 犬夷 、 昆夷 、 绲夷 等。《左传·闵公二年》:“ 虢公 败 犬戎 于 渭 汭。” 杜预 注:“ 犬戎 , 西戎 别在中国者。”《国语·周语上》:“ 穆王 将征 犬戎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幽王 为 犬戎 所杀, 秦 始列为诸侯。”(2).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 唐 杜甫 《扬旗》诗:“三州陷 犬戎 ,但见西岭青。” 浦起龙 心解:“谓上年十二月 高适 在事时, 吐蕃 陷 松 、 维 、 保 三州。” 唐 薛逢 《开元后乐》诗...

朔风的意思:◎ 朔风 shuòfēng[north wind] 北风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铜驼的意思:亦作“ 铜駞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

渭桥的意思:(1). 汉 唐 时代 长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 中渭桥 。 秦 时始置,本名 横桥 。 秦 都 咸阳 , 渭 南有 兴乐宫 , 渭 北有 咸阳宫 ,建此桥以通二宫。 汉 更名 渭桥 。《史记·孝文帝本纪》:“ 昌 至 渭桥 ,丞相以下皆迎。”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 咸阳宫 在 渭 北, 兴乐宫 在 渭 南, 秦昭王 通两宫之间,作 渭桥 ,长三百八十步。”《水经注·渭水》引《三辅黄图》作“横桥”。(2). 汉 唐 时代 长安 附近 渭水 上的桥梁。东、中、西共有三座...

小臣的意思:(1).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 ( 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2).宫中执役的宦官。《国语·晋语二》:“ 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遗弓的意思:(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

一自的意思: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鼎湖龙去的意思: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形容一个地方出产英才、人才辈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