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朱吴于三生携酒同游城南观音禅院赏析

朱吴于三生携酒同游城南观音禅院

明 · 胡应麟
皂帽青鞋霁雪前,丛林遥望七灯悬。
乾坤万古空王劫,水月三生大士缘。
下界风幡摇贝阙,上方云磬落金田。
踟蹰未办西归衲,杖锡香林对惘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吴与友人于晴日之下,漫步至观音禅院的场景。首句“皂帽青鞋霁雪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人物形象,皂帽与青鞋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常服,而“霁雪”则暗示了天气的清朗,为整个画面铺垫了明亮的背景。

“丛林遥望七灯悬”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寺院,七盏灯火在丛林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乾坤万古空王劫,水月三生大士缘”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和人生哲理的深思。乾坤万古,空王劫,暗示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无常;水月三生,大士缘,则寄托了对轮回与因果的思考,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下界风幡摇贝阙,上方云磬落金田”描绘了寺院内外的景象,风幡摇曳,贝阙(佛教中供奉佛像或法器的建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而上方的云磬(可能是某种乐器或象征物)落在金田之上,增添了禅院的庄严与神秘感。

最后,“踟蹰未办西归衲,杖锡香林对惘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寺院的静谧与美好,诗人似乎有所触动,但又未完全放下世俗的牵绊,表现出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杖锡(僧侣行脚时所持的锡杖)与香林(种植着香木的树林),既是对僧侣生活的一种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