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十日夜直(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主辱臣不忧,或乃以为快。
盗臣犹称臣,大盗不以械。
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
忍能扼其吭,毒螫过蜂虿。
远臣来禁近,力抗甚矣惫。
梦中天压已,无助理当败。
盗臣犹称臣,大盗不以械。
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
忍能扼其吭,毒螫过蜂虿。
远臣来禁近,力抗甚矣惫。
梦中天压已,无助理当败。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三月初十日夜直(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危难之际臣子应有的忠诚与责任感。"主辱臣不忧,或乃以为快",诗人批评那些在君主受辱时反而感到快意的人,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接着,他指出即使盗贼中的小人物仍自称臣子,而更大的恶势力却不屑于使用武力,暗示了时局的严峻。
"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诗人借楚歌声声逼近,比喻国破家亡的现实,让人感到悲凉且习以为常。"忍能扼其吭,毒螫过蜂虿",形象地描绘出对抗强敌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死危机,也要奋力一搏。
"远臣来禁近,力抗甚矣惫",远方的忠诚之士前来救援,但力量有限,抵抗的疲惫感强烈。最后两句"梦中天压已,无助理当败",预示着即使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天塌般的压力,表达出对国家前景的深深忧虑和无力回天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忠诚士子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