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日清远飞来寺赏析

秋日清远飞来寺

当代 · 周燕婷
莫道禅窗寂,西峰是比邻。
秋花三径老,眉月一痕新。
石转溪声远,霜清树色匀。
空山来复去,何处不宜人?

词语解释

比邻的意思:[释义](1) (名)近邻;街坊。 (2) (形)位置接近;邻近:我国和日本比邻。 [构成]偏正式:比〔邻...

不宜的意思:◎ 不宜 bùyí[unsuitable;inappropriate] 不适合,不适宜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空山的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来复的意思:(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眉月的意思:指月亮初生时的形状,像眉毛一样的弯曲。...

三径的意思: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树色的意思:树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暉。”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鐘声带夕阳。”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题》套曲:“千巖万井,见树色江光,须臾龙变云蒸,出岫无心。”...

霜清的意思:(1).形容秋水明净;洁净。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诗:“冰结泉声絶,霜清野翠浓。” 宋 黄庭坚 《外舅孙莘老留诗庭坚和》:“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2).整肃,肃清。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持斧佐三军,霜清天北门。”...

溪声的意思:溪涧的流水声。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 陆游 《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清 赵俞 《溪声》诗:“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

宜人的意思:◎ 宜人 yírén[pleasant;delightful] 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温和宜人的夏夜...

一痕的意思:一线痕迹。常形容缺月,等于说一弯。 元 元淮 《端阳新月》诗:“遥看一痕月,掐破 楚 天青。” 明 文徵明 《闲兴》诗之四:“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郭沫若 《瓶》诗之十二:“默默地步入了中庭,一痕的新月爪破黄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