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买双鳜鱼
宋 · 杨万里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
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
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
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
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
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
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
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
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
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
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纤鳞:小鱼。六钧:极言鱼之大。
脊梁:鱼背。
尾梢云:形容鱼尾高翘。
乌舫:黑色的小船。
渔艇:捕鱼的小船。
白锦跳银刀:比喻白鱼跳跃的样子。
洞庭枨子:指洞庭湖边的植物。
青欲黄:颜色青绿接近黄色。
秃尾槎头:指鱼的不同部位。
避席:恭敬地避开。
秋浦好秋山:美丽的秋浦秋景。
江神:对江水神的称呼。
团扇:比喻月亮。
玉霜:比喻鱼的鲜美。
恶剧:恶作剧。
翻译
在金陵城里找不到一条小鱼,一条鱼常常重达六钧。鱼的脊背像车轴,尾巴高翘入云,肉质犹如大武将军的千年筋骨。
小港中船被风吹阻,停靠在乌色的小船上,清晨渔舟收起渔网。
一对白锦鲤跃出水面,如同银刀翻飞,鱼鳞大如手掌。
洞庭湖边的枨子青绿欲黄,鱼皮细腻,鱼肉制成的调料如醋和酱。
这些鱼早晚都供我享用,即使是秃尾或槎头的鱼,也恭敬地避开我的餐桌。
可惜秋浦的美景和秋山,我还没看够就要北归。
江神捧着月亮如团扇,一夜之间挥动扇子,掀起江面波浪。
江神好心让我欣赏山水,又献上鲜美的鱼,宛如玉霜般晶莹。
江神的好意怎能忘记,但他的恶作剧也令人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江上乘舟,购买新鲜鳜鱼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鳜鱼的大小、新鲜以及捕捞过程的辛勤。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鳜鱼的巨大无比,每一条都重达六钩,可见其新鲜肥美。"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则通过对鳜鱼体型的描写,强调了其质地之坚韧。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表达了捕鱼人在早晨收网的情景,而"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则形象地展示了鳜鱼的新鲜度,以及其外观之美。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这两句诗描绘出食材的精致烹饪,鳜鱼经过烹调后不仅味道佳,而且色泽诱人。"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则透露出诗人对美食的享受,以及与友人共同品尝时的情趣。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风景及美味的留恋之情。"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超然想象。
最后两句"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表达了诗人希望停留下来继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且期待着更为新鲜的食材。"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则是对这次体验的一种感激之情,诗人认为江神的恩惠不可忘记,同时也表达了对江神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场充满美食与自然之美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