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赏析

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

宋 · 梅尧臣
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
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
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
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

拼音版原文

wèi西kòucháotíngshàngyǒuyōu

huáinánmìngshuàisāishàngfēnghóu

huànhuángjīnjiǎcúnbǎishèngmóu

chángjīngxiájīnzhèngfángqiū

注释

河西寇:指侵扰河西地区的敌军。
朝廷:中央政府。
忧:忧虑,担忧。
淮南: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这里指南方地区。
儒帅:文职将领,指非武将出身但有学问的人领导军队。
塞上:边塞地区。
封侯:古代封赏有功之臣,成为侯爵。
擐:穿戴。
黄金甲:象征荣耀和防护的华丽铠甲。
百胜谋:百战百胜的策略或计划。
黠虏:狡猾的敌人。
防秋:古代秋季是农闲时节,军队常在此时加强戒备以防敌人入侵。

翻译

敌人还未被击败在河西地区,朝廷仍然心存忧虑。
在淮南地区任命文职将领,边塞之上也能建立功勋封侯。
不要只依赖华丽的黄金甲,必须有百战百胜的智谋。
过去曾与狡猾的敌人交战,现在离开是为了防备秋季可能的攻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诗中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关注和对将领的期许。首句“未破河西寇”揭示了当前战局尚未完全平定,朝廷仍有忧虑。接着,“淮南命儒帅”暗示朝廷派遣文官担任军事统帅,显示出对策略和智谋的重视。“塞上足封侯”则寄寓了对王仲仪出征能建功立业、封侯晋爵的祝愿。

诗人提醒王仲仪“莫擐黄金甲”,意在告诫他战争并非仅凭武力,更需深思熟虑,谨慎行动。“须存百胜谋”强调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回忆了过去的战斗经历,点明此时正是秋季防备敌人的关键时期。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边关形势的忧虑,又有对将领才能的赞赏,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