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
宋 · 王安石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钟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欲去钟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衰容:衰老的容貌。疑真:仿佛真实。
李子:可能指某位诗人或画家,以其姓氏代称。
挥毫:挥动笔墨。
故:本来,总是。
神:神奇,非凡。
欲去:想要离去。
钟山:南京的别称,历史上曾为六朝古都。
终不忍:最终难以割舍。
谢渠:感谢他(代指前文的‘李子’)。
分我:分享给我。
死前身:前世,这里可能指艺术上的灵感或精神。
翻译
初次见到衰老的容貌就仿佛面对真实,李子的笔下总是充满着神奇的活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诗中表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鉴赏。
"衰容一见便疑真" 这句表达了诗人看到李士云书写时的姿态后,感到其神韵之真切,不禁生出怀疑,是真是如此自然流露还是有意为之。这里的“衰容”指的是书法家在挥毫时的风采和气质,而“疑真”则是对这种艺术表现达到了极高境界,难以置信其如此自然而然。
"李子挥毫故有神" 这句进一步强调了李士云书写时的非凡之处,其笔力、笔姿都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的神韵。这里的“故有神”是对李士云书法艺术境界的高度评价,表明其作品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精神力量。
"欲去钟山终不忍" 这句诗转向了谢渠分离之情。钟山,即金陵,是谢安时期隐居的地方,而李士云被称为“传神者”,意指其书法能够传递出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这里的“欲去”表达了一种想要离开的愿望,但又有“终不忍”的矛盾心理,说明诗人对谢渠分离之痛深受感动,不忍心真正离开。
"谢渠分我死前身" 这句是对谢渠和自己之间情感纽带的一种比喻表达。这里的“死前身”指的是生前的肉体,通过这句话,王安石强调了与谢渠之间不可割舍的情谊,就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李士云书法艺术的高度赞赏,更透露了作者对于友情和艺术创作深层次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