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昭时思阁
宋 · 杨时
孤丘锁千岑,层阁跨云起。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永怀霜露思,时未荐醪醴。
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
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
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
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
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丘:孤独的山丘。千岑:千座山峰。
永怀:永远怀念。
霜露:霜降露凝。
荐醪醴:献酒的仪式。
钦宗:宋朝皇帝赵桓的庙号。
蛰蛰:形容万物潜伏不动。
傲霜根:坚韧耐寒的根部。
骈枝:并生的枝条。
黄侯:对人的尊称,可能指某位显赫人物。
渥洼种:比喻杰出人才。
庆源:吉祥的源泉。
归墟:神话中的大海渊。
鸣珂:古代马饰,这里代指贵族或君子的居所。
翻译
孤独的山丘守护着千座山峰,层层楼阁高入云端。永远怀念霜露中的思绪,但时机还未到举行献酒的仪式。
钦宗皇帝重视家族团结,万物蛰伏也感到欣喜。
因此让坚韧的霜雪之根,枝叶相连如同并蒂莲。
黄侯如同渥洼池的良驹,一跃之间无人能及。
庆源之地如同回归的深渊,万条山谷水流汇聚于此。
最终我看到了君子的故乡,那便是鸣珂里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高远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景的浪漫想象。"孤丘锁千岑"一句,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雄伟而又神秘的山峰轮廓,它们仿佛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紧紧锁住。在这种环境里,"层阁跨云起"则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让人感觉到诗人对这片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然而,这种赞美并非仅停留在表面上。"永怀霜露思"一句,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仿佛他对这份清冷孤寂有着特别的情感。而"时未荐醪醴"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疏离或不满,他似乎更愿意沉浸在这种超然物外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钦宗贵收族,蛰蛰神亦喜。故令傲霜根,骈枝复连理。黄侯渥洼种,一跃不容拟。"则描绘了一幅神仙家园的图景,其中充满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如收族、神仙等,这些都是诗人对美好境界的一种向往。
最后,"庆源如归墟,万壑自奔止。终见君子乡,乃是鸣珂里。"几句,则将这种超然物外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和谐共存相结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它不仅展示了一种审美的情怀,更透露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的心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