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八)
宋 · 王安石
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注释
汝:你。名高:崇高的名声。
见利:追求私利。
贪叨:贪婪。
无行实:没有真实的品行。
行实尚非实:真正的品行并非虚假。
利名:名誉和利益。
坚牢:长久。
投土窟:陷入困境。
魂魄:灵魂。
散逃逃:惊慌失措。
翻译
你没有崇高的名声,却因追求私利而贪婪。你没有真实的品行,却想借此获得虚名。
真正的品行并非虚假,名誉和利益怎能长久?
一旦陷入困境,你的灵魂将无所依附,惊慌失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中。诗中批判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以虚名和贪婪行为来获取利益的人。开篇“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直指那些名不副实、只图个人利益之人。紧接着,“汝无行实者, với取著名高”则是说没有实际行动,只是为了声名而已。
诗中的“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表达了即使有所谓的“行为”和“实绩”,但如果这些都建立在不真诚、不正义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所谓的成就又怎能长久呢?最后,“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则是对那些虚名贪利者的讽刺,指出他们最终不过是一死,连灵魂也无法留下。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应以德行和真才实学立身于世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