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七)
宋 · 张伯端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
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
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注释
产药:指药材的产地或来源。川源:河流的源头,这里比喻药材的原产地。
癸生:古人以天干地支纪日,癸日指特定的日子,可能与药材采摘时机有关。
望远:这里可能指远方的金属性质的金属,不宜直接使用。
土釜:古代的一种陶制炊具,用于煎熬药材。
流珠:可能指珍珠或其他液体状的药材。
二八:指中药常用的分量比例,如一斤分为二十八份。
阴阳:中医理论中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这里指调节火候的冷热。
翻译
要知道药材的源头在哪里,就在西南这片乡土。铅遇到癸日要及时采摘,金在远方遇见不宜食用。
将药材送回土釜中密封保存,接着放入珍珠一同熬煮。
药材重量若是一斤,需分作二十八份处理,调整火候还得依赖阴阳平衡。
鉴赏
这是一首写药物采集与炼制的诗歌,内容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物产的深入了解和精湛技艺。首句“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表明诗人对于药材的出处有着清晰的认识,将其来源定位在西南地区,显示出对地理环境与物产分布的熟悉。
接着,“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两句强调了药材的时效性和品质选择。铅(可能指某种矿物)在遇水后会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及时采集;而金(可能指某种金属或矿石)的选用则是基于其远方来历,但品尝并不佳,反映出对药材属性的深刻理解。
“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描述了药物炼制过程中的细节。将药材放回土釜中,并且加以密封,再经过火候处理,使其与其他药材(流珠)配合使用,是对传统药学知识的运用。
最后,“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则进一步揭示了炼制过程中的权衡技巧。一斤药材需要二两的比例去配制,而调节火候更是以阴阳之道为依据,这表明诗人对中医理念有着深厚的理解和应用。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在药物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态度以及对传统技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