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聚碧轩赏析

寄题聚碧轩

元末明初 · 王行
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
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
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
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碧轩的环境与氛围。首句“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表达了诗人因得闲暇而欣喜,推开轩窗,步入竹林的情境,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天空比作苍茫的雪地,竹林深处仿佛是夏日里的一片浓密绿云,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则进一步描绘了轩内的景致,缥缈的书卷映照着晴朗的光线,湘帘在傍晚时分阻挡了外界的阴凉,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书香气息的空间感。最后,“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引用了东晋名士王羲之的侄子王献之(字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趣的向往,认为这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是跨越千年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碧轩内外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词语解释

高空的意思:◎ 高空 gāokōng[upper air;high altitude] 对流层下部以上的大气区域,虽然没有明确的下限,但一般指等压面在850毫巴以上的气层...

高空的意思:◎ 高空 gāokōng[upper air;high altitude] 对流层下部以上的大气区域,虽然没有明确的下限,但一般指等压面在850毫巴以上的气层...

开轩的意思:开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晋 张协 《七命》:“望玉绳而结极,承倒景而开轩。”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

空苍的意思:苍天。 明 李东阳 《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诗:“ 麒麟 高阁摩空苍,巖廊屹立中昂藏。”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琼岛春云》诗:“瑶峯独立倚空苍,云去云来两不妨。”...

缥帙的意思:淡青色的书衣。亦指书卷。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于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赠徐薛二侍郎》:“祕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秋烟凝縹帙,晓色上璇题。”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涉猎文艺,粉搯墨痕,纵横縹帙。”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秘雕华之逸札,自託蚕丝;问縹帙于当今,不分麟阁。”...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投闲的意思:亦作“ 投閒 ”。谓置身于清闲境地。 宋 陆游 《入秋游山赋诗》之三:“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 明 查士标 《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诗:“僻性从来厌市闤,投閒山寺岁将残。” 清 钮琇 《觚賸·刘将军》:“某投閒何足惜,独羣马伏櫪思战塲,为可惜耳。”亦作“ 投间 ”。乘隙;伺机。《东观汉记·桓荣传》:“初 荣 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閒輒诵诗。”《后汉书·延笃传》:“百家众氏,投閒而作。” 李贤 注:“言诵经典之餘,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五:“ 文...

晚阴的意思:傍晚时的阴霾。 唐 宋之问 《嵩山天门歌》:“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

湘帘的意思: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宋 范成大 《夜宴曲》诗:“明琼翠带湘帘斑,风幃绣浪千飞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这是 媚香楼 了,你看寂寂寥寥,湘帘昼卷,想是 香君 春眠未起。” 龚骞 《九秋》诗:“金铃摇断粉函欹,湘帘夜压玉蝇飞。”...

虚心的意思:◎ 虚心 xūxīn(1) [open-minded;modest]∶谦虚;不自满、不自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以纳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 [timid;cowardly]∶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须知的意思:◎ 须知 xūzhī(1) [notice;points for attention]∶关于从事某一活动必须知道的事情考试须知(2) [guide]∶关于某事或某活动的指南性知识或信息游览须知◎ 须知 xūzhī[should know;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必须知道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竹林的意思:◎ 竹林 zhúlín[bamboo forest] 竹子林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子猷的意思:晋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 会稽 时,雪夜泛舟 剡溪 ,访 戴逵 ,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唐 李白 《寻阳送弟》诗:“ 寻阳 非 剡水 ,忽见 子猷 船。”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 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明 高启 《水龙吟·画红竹》词:“再相逢 子猷 还惜,此君未老,岁寒犹有少年颜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