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孟子庙
明 · 黎贞
青衫倦游客,过此圣贤居。
战国山河在,成周礼乐殊。
三迁忆慈母,百世重真儒。
稽首崇瞻仰,清风满座隅。
战国山河在,成周礼乐殊。
三迁忆慈母,百世重真儒。
稽首崇瞻仰,清风满座隅。
鉴赏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题为《谒孟子庙》,通过描绘孟子庙周边的环境与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敬仰之情。
首联“古殿依邾邑,高山近孔林”,以“古殿”和“高山”象征孟子庙的历史悠久与庄重,同时将之置于“邾邑”和“孔林”的地理环境中,暗含着孟子与孔子思想传承的紧密联系。
颔联“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指出孟子的学说影响了齐、魏等地的老一辈学者,其功绩延续了自大禹、周公以来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孟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颈联“孝弟先王业,耕桑海内心”,进一步阐述了孟子思想的核心——孝悌之道与农耕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对社会伦理与自然经济的深刻理解。
尾联“期应过七百,运岂厄当今”,表达了对孟子思想能够超越时代限制,持续影响后世的期待与信心,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当前困境时,孟子思想的指导意义。
最后,“辩说千秋奉,精灵故国歆。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则以“辩说千秋奉”赞颂孟子思想的永恒价值,以及“精灵故国歆”表达对孟子精神的深切敬仰。而“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则以景物描写收尾,既渲染了庙宇周围的肃穆气氛,也寄托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深深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孟子庙及其所在地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孟子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表达了对这位古代哲人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