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银山
宋 · 李新
荒溪屈曲中郎篆,白鹭参差玉笋班。
竿日已移三丈外,水云犹垛两山间。
石桥梅萼馀香冷,茅店人家晚梦閒。
幸自归心过飞鸟,不须循指示刀环。
竿日已移三丈外,水云犹垛两山间。
石桥梅萼馀香冷,茅店人家晚梦閒。
幸自归心过飞鸟,不须循指示刀环。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景象,诗人在晚上经过一座名为“银山”的地方时所见所感。开篇“荒溪屈曲中郎篆,白鹭参差玉笋班”两句,以动人的意象展现了荒凉溪流中的蜿蜒小路和水边白鹭的排列,通过“屈曲”和“参差”两个词语,传达出一种自然而又有些许杂乱的景致。
接下来的“竿日已移三丈外,水云犹垛两山间”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更远的地方,描述了太阳已经移动到了很远的地方,而水和云依旧在两座山之间堆积。这不仅描绘出时光的流逝,也勾勒出了山野的深邃。
“石桥梅萼馀香冷,茅店人家晚梦閒”两句中,“石桥”和“梅萼”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而“茅店人家晚梦閒”则透露出诗人对那里的生活有着深切的体会,感觉到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愫。
末了,“幸自归心过飞鸟,不须循指示刀环”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幸自归心”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平静下来,而“过飞鸟”则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束缚,“不须循指示刀环”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一种肯定,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不再需要外界的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真实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