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清明大雪三日赏析

清明大雪三日

宋末元初 · 方回
半月雕梁燕子归,怯寒著尽旧绵衣。
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拼音版原文

bànyuèdiāoliángyànguīqièhánzhùjìnjiùmián

rénzuìyǎn西cuòrènyánghuāzuòxuěfēi

注释

半月:指半个月亮。
雕梁:雕刻装饰的屋梁。
燕子:春季常见的鸟类。
怯寒:害怕寒冷。
旧绵衣:冬天穿过的旧棉袄。
醉眼:因饮酒而眼神模糊。
西湖路:西湖边的道路。
错认:误以为。
杨花:柳树的种子,春天常见如雪飘落。
雪飞:雪花飘飞。

翻译

半圆的月亮映照在雕饰精美的屋梁上,燕子归来,似乎还穿着冬天的旧棉衣来抵御寒冷。
是谁喝得微醺,在西湖边的路上误将柳絮当作雪花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春日的画面,半月形的雕刻装饰在屋梁上显得分外清晰,小燕子已经开始归巢,诗人穿上了旧年的棉衣以抵御渐浓的寒意。湖边路上,一位醉酒之人眼中模糊,看着飘落的杨花却误以为是雪花纷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更透露出一丝春日的寂寥与孤独。

从艺术层面来看,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运用了“雕梁”、“燕子归”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不失温馨的画面。同时,“醉眼西湖路”一句则巧妙地使用了一种视角转换,让读者也仿佛置身于那个迷离的场景中。而“错认杨花作雪飞”更是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在语言上精炼,是一首非常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