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西泉子
明 · 严嵩
到君衡门下,修竹两三竿。
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
邀予进草饭,夕语坐蒲团。
真与时相弃,泉巾独自冠。
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
邀予进草饭,夕语坐蒲团。
真与时相弃,泉巾独自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赠西泉子》。诗中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西泉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质朴。
首句“到君衡门下,修竹两三竿”,开篇即以“衡门”点出友人家的简朴环境,而“修竹两三竿”则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预示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接着,“高已远人俗,贫能慰母欢”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西泉子的个性特征。他虽身处简陋,却能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高洁;同时,他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能够使母亲感到欣慰,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孝顺之心。
“邀予进草饭,夕语坐蒲团”描绘了宾主之间的温馨场景。西泉子热情地邀请诗人共进粗茶淡饭,并在傍晚时分,两人相对而坐,盘膝于蒲团之上,进行深入的交谈。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主人的朴实好客,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共鸣。
最后,“真与时相弃,泉巾独自冠”表达了诗人对西泉子独特人格的赞美。在世俗的价值观中,西泉子或许被视为不合时宜,但他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如同佩戴着泉水制成的帽子,独树一帜,自成风骨。这不仅是对西泉子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坚守内心真实、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的颂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真挚、生活的质朴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