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三)
明 · 郭之奇
丈夫投笔计封侯,孺子逢桥已遇留。
飞食莫凭封万相,坐帷须拟决千筹。
清宵几对风云色,何日能忘天地忧。
未扫匈胡终负国,忍看辽土竟沦酋。
飞食莫凭封万相,坐帷须拟决千筹。
清宵几对风云色,何日能忘天地忧。
未扫匈胡终负国,忍看辽土竟沦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首联“丈夫投笔计封侯,孺子逢桥已遇留”,开篇便以“投笔”和“逢桥”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杰与平凡百姓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命运的感慨。投笔从戎,立志封侯,是对英雄的赞美;而孺子过桥,却遭遇留难,则暗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颔联“飞食莫凭封万相,坐帷须拟决千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飞食,可能是指迅速获取功名或财富,但“莫凭封万相”,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和不可靠。相反,“坐帷须拟决千筹”,则强调了深谋远虑、稳扎稳打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于实现目标应采取策略和智慧的态度。
颈联“清宵几对风云色,何日能忘天地忧”,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天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清静的夜晚,面对风云变幻的天空,诗人思考着如何才能摆脱对国家忧患的忧虑,体现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尾联“未扫匈胡终负国,忍看辽土竟沦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能彻底清除外敌(“匈胡”)、导致国土沦丧的遗憾和痛心。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个人未能尽到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责,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直接抒情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