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赏析

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

宋 · 朱熹
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高。
群山畏突兀,奔走如曹逃。
我来雪月中,历览快所遭。
扪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
所恨无十犗,一掣了六鳌。
遄归青莲宫,坐对白玉毫。
重阁一徙倚,霜风利如刀。
平生山水心,真作货食饕。
明朝更清澈,再往岂惮劳。
中宵抚世故,剧如千猬毛。
嬉游亦何益,岁月今滔滔。
起望东北云,茫然首空搔。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宋代登上衡山祝融峰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高”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祝融峰的雄伟壮观,仿佛千丈之高的山岳从地平线上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其中的“祝融”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此处借指祝融峰,赋予其神圣与威严。

接着,“群山畏突兀,奔走如曹逃”,通过对比手法,将其他山峰与祝融峰进行对比,突出了祝融峰的高峻与独特,仿佛其他山峰都显得渺小,纷纷躲避。这种形象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

“我来雪月中,历览快所遭”,诗人描述自己在雪月之夜,登临祝融峰,尽情欣赏这难得的美景,心情愉悦。接下来的“扪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触摸着光滑的青石壁,俯瞰深谷,只见瀑布飞流直下,如同银色的波涛,震撼人心。

“所恨无十犗,一掣了六鳌”,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自体验更多冒险与挑战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随后,“遄归青莲宫,坐对白玉毫”,诗人回到青莲宫,面对着庄严的佛像,内心平静而肃穆。

“重阁一徙倚,霜风利如刀”,再次描绘了诗人独处阁楼,面对凛冽的寒风,内心却有着超然的宁静。最后,“平生山水心,真作货食饕”,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将其视为生活的滋养,而非物质的追求。

“明朝更清澈,再往岂惮劳”,诗人期待着明日再次前往,即使路途艰辛也不畏惧,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精神。然而,“中宵抚世故,剧如千猬毛”,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开始反思现实世界的复杂与艰难,感到困惑与无奈。

“嬉游亦何益,岁月今滔滔”,诗人意识到,纵使游玩享受,也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最后,“起望东北云,茫然首空搔”,诗人起身远眺,面对东北方向的云海,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思考,不禁用手搔头,表达内心的疑惑与不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