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图(其二)
宋 · 胡仲弓
图中想像晋桃源,问著桃源不敢言。
只道乱来无境土,谁知静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烟霞迹,洞古犹粘苔藓痕。
吟杖懒随刘阮去,漫寻春色到柴门。
只道乱来无境土,谁知静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烟霞迹,洞古犹粘苔藓痕。
吟杖懒随刘阮去,漫寻春色到柴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题于桃源图的第二首,通过对画中桃源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现实世界的感慨。首句"图中想像晋桃源",诗人以画中的桃源为引子,引发出对理想中的桃花源的想象,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问著桃源不敢言",诗人面对这幅桃源图,欲言又止,流露出对现实纷扰的忧虑,以及对安宁和平的理想生活的敬畏。
"只道乱来无境土,谁知静里有乾坤",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认为只有在平静的环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桃花源,暗含着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年深莫辨烟霞迹,洞古犹粘苔藓痕",通过描绘桃源洞穴的古老和自然痕迹,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世事变迁,唯有自然永恒的主题。
最后两句"吟杖懒随刘阮去,漫寻春色到柴门",诗人以不愿轻易追随画中人物刘阮入桃源,而是选择在现实中寻找春色,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留恋和对平凡生活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桃源图作为载体,既是对理想世界的赞美,也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