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其二)
明 · 薛瑄
归老儒官七十馀,扁舟唯载旧诗书。
泥融野岸晴飞燕,饭熟行庖晓荐鱼。
花柳风烟新岁月,桑麻雨露旧村墟。
到家处处堪行乐,应有儿童为挽车。
泥融野岸晴飞燕,饭熟行庖晓荐鱼。
花柳风烟新岁月,桑麻雨露旧村墟。
到家处处堪行乐,应有儿童为挽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古稀的官员退休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满足。
首句“归老儒官七十馀”,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儒官,选择在此时结束官场生涯,回归自然。接着,“扁舟唯载旧诗书”一句,不仅描绘了他乘舟而归的场景,更暗示了他携带着往昔的智慧与情感,即他的书籍,一同踏上归途。
“泥融野岸晴飞燕,饭熟行庖晓荐鱼”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归隐后的日常景象。春日里,燕子在湿润的土地上空飞翔,一片生机勃勃;清晨,炊烟升起,新鲜的鱼肉被端上餐桌,简单而温馨。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满足。
“花柳风烟新岁月,桑麻雨露旧村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天的花柳与风烟,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而“旧村墟”则代表了熟悉与安定。这两句表达了在新的岁月中,主人公依然能感受到熟悉的温暖与美好。
最后,“到家处处堪行乐,应有儿童为挽车”两句,以儿童为引,展现了归隐后的乐趣与和谐。到家后,无论何处都能找到乐趣,甚至有孩童前来帮助,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人情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家庭之乐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