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下黄溪
宋 · 梅尧臣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
刺艇斜阳下,耕洲载耒归。
牛鸣向牢犊,犬喜入人衣。
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刺艇斜阳下,耕洲载耒归。
牛鸣向牢犊,犬喜入人衣。
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黄溪:指河流名。泊:停船靠岸。
田家:农家。
微:隐约可见。
刺艇:小舟。
斜阳:傍晚的太阳。
耕洲:耕作的水洲。
耒:古代农具,类似犁。
牢犊:被圈养的小牛。
犬喜:狗的喜悦。
人衣:人的衣物。
返樵者:砍柴归来的农夫。
檐:屋檐。
翘雉:栖息的野鸡。
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黄溪停船,得以见到农家的景象。在夕阳下划着小舟归来,农夫们驾着小船耕作的洲渚上装载着犁头回家。
牛儿欢快地叫唤着它的同伴,狗儿兴奋地跳到人的衣物上。
还有砍柴归来的农夫,屋檐下挂着干枯的柴火,肥美的野鸡栖息在那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梅尧臣在傍晚时分停船于黄溪的经历,他得以欣赏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质朴。"刺艇斜阳下",写出了渔夫驾着小舟在夕阳余晖中归来的情景,富有画面感。"耕洲载耒归"则展现了农夫们辛苦劳作后满载而归的场景,体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牛鸣向牢犊,犬喜入人衣"两句,通过牛的叫声和狗的亲昵行为,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和谐与温馨。"复有返樵者",又添了一幅砍柴归来的村民画面,生活气息浓厚。最后,"檐枯翘雉肥"描绘了屋檐下栖息的野鸡因丰饶的环境而显得肥硕,进一步展现了黄溪周边自然生态的富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宁静、淳朴和富饶,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