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二首(其一)
宋 · 邵雍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
贪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
贪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翻译
洛川有美丽的山峦,伊川有翠绿的竹林。游览各自都有适宜的时节,尽管频繁也不会感到厌倦。
追求清静并不损害廉洁的名声,深入幽静也不是羞耻的行为。
麋鹿不会主动伤害人,人心中没有恶意就不会去伤害麋鹿。
注释
洛川:指洛水两岸的地区,古代中国的名胜之地。伊川:指伊水流域,同样位于中国中原地区。
贪清:过分追求清静。
伤廉:损害廉洁的声誉。
渎幽:侵扰或滥用幽静。
辱:羞耻或侮辱。
麋鹿:古代中国的一种大型鹿类,象征自然和谐。
害:伤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游山二首(其一)》。诗中,诗人描绘了洛川和伊川两地的自然美景,赞美了山峦的秀美和竹林的雅致。他强调游玩山水并非为了贪图享乐或过分追求,而是出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诗人认为,即使游览频繁,也不会感到厌倦,因为心灵的满足超越了视觉的疲劳。他还借物寓意,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为只要心中无害,人与麋鹿这样的野生动物也能和平共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