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兴二十七首(其十八)赏析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八)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雅道久绝响,遗诗邈谁继。
烈士死无意,古风未沦替。
后来何足道,翕翕逐声势。
一朝有蹉跌,鸟散鱼深逝。
万物有殊性,小大各为计。
松柏生高冈,不肯附萝薜。
世路不可回,吾自寻吾契。

鉴赏

这首诗《感兴二十七首(其十八)》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雅道的怀念与对后世风气的感慨。

首句“雅道久绝响,遗诗邈谁继”感叹古代高雅之道已长久消失,遗留下的诗歌也难以找到继承者,流露出对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忧虑。

接着,“烈士死无意,古风未沦替”赞扬了那些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即使在世道变迁中,他们的精神和传统并未消逝,依然保持着古人的风骨。

“后来何足道,翕翕逐声势”批评了后来者的盲目跟风,只追求表面的声名和权势,忽视了内在的精神价值。

“一朝有蹉跌,鸟散鱼深逝”描绘了一旦遭遇挫折,人们就像鸟儿四散、鱼儿潜入深水,各自寻找避难所,形象地展示了人性在困境中的逃避与自我保护。

“万物有殊性,小大各为计”指出世间万物各有其独特性,大小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松柏生高冈,不肯附萝薜”以松柏不依附于低矮的藤蔓为喻,象征着坚守高洁品质,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世路不可回,吾自寻吾契”表达了面对无法逆转的世事,诗人决心坚守自我,寻找与自己心灵契合的朋友或事物,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褒贬今人、赞美先贤的方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