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子肃之官
宋 · 吴芾
吾乡人物苦彫零,赖子传家有典刑。
仕宦方期行古道,姓名早已达天庭。
致君事业须先办,涉世风霜要饱经。
终不负丞宁久屈,会看感遇际千龄。
仕宦方期行古道,姓名早已达天庭。
致君事业须先办,涉世风霜要饱经。
终不负丞宁久屈,会看感遇际千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吾乡:我的故乡。人物:人和事。
苦彫零:严重凋零。
赖子:依靠你。
传家:继承家业。
典刑:典范、榜样。
仕宦:做官。
古道:古代的正道或原则。
姓名:名声。
天庭:天上的神仙或朝廷。
致君:辅佐君王。
事业:大业。
先办:首先实现。
涉世:经历世间。
风霜:艰难困苦。
不负:不辜负。
丞:古代官职,如丞相。
宁久屈:长久的委屈。
会看:将来会看到。
感遇:得到好的机遇。
际千龄:千载难逢的时机。
翻译
我的家乡人物凋零,幸亏你继承家业有典范。做官正期待遵循古道,你的名声早已上达天听。
辅佐君王的大业必须首先实现,经历世间风雨要饱尝磨砺。
你最终不会辜负长久的委屈,定会在千载难逢的时机展现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谢子肃之官离别时的期望和祝愿。开头两句“吾乡人物苦彫零,赖子传家有典刑”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人才遭遇困苦的同情,同时也指出了谢子肃家族的严谨与规范。
接着,“仕宦方期行古道,姓名早已达天庭”两句透露出对谢子肃仕途顺利、名声显赫的赞赏和预祝。诗人相信他能够按照古人的正道为官,并且他的名字已经被天庭所认识,这不仅是对其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展望。
“致君事业须先办,涉世风霜要饱经”则是在提醒谢子肃在踏入仕途之前,要处理好身为君子的各种事务,并且要有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世间的种种风霜考验。诗人鼓励他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在官场中立足。
最后,“终不负丞宁久屈,会看感遇际千龄”表达了诗人对谢子肃能够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信心,以及对他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期待。这里的“丞宁”是古代官职名,借此来强调谢子肃不论处于何种位置,都能保持其高洁品格。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与赞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士大夫应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追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