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正夫小斋栽新竹
宋 · 郑獬
斲开俗境栽新竹,满地冰圆映玉肤。
高梢争出翠凤尾,孤根对植苍龙须。
雨声曾洗越溪石,风影写成湘水图。
独有素娥留夜月,与君相对倒金壶。
高梢争出翠凤尾,孤根对植苍龙须。
雨声曾洗越溪石,风影写成湘水图。
独有素娥留夜月,与君相对倒金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俗境:世俗的环境或心境。冰圆:形容冰晶的形状像圆形的玉。
翠凤尾:比喻竹梢的绿色像凤凰尾巴一样美丽。
苍龙须:形容竹根粗壮如龙须。
越溪石:越地的溪流中的石头。
湘水图:比喻竹影在风中摇曳如湘江的景色。
素娥:月亮女神,这里指月光。
金壶: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酒杯或月光。
翻译
砍开世俗的束缚种下新竹,满地的冰晶映照出洁白如玉的肌肤。高高的竹梢争相展现出翠绿的凤尾,孤独的根系如同苍龙的胡须深深扎根。
雨声曾经洗净过越地的溪石,风吹竹影仿佛描绘出湘江的画面。
只有素娥在夜晚留下皎洁的月光,与你相对,倒映在金壶之中。
鉴赏
这首宋诗《题正夫小斋栽新竹》是郑獬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小斋中栽种新竹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新竹的生机勃勃和清雅之美。"斲开俗境栽新竹",形象地写出打破平凡环境,引入新生事物的意境;"满地冰圆映玉肤",形容竹影在月光下如冰如玉,清新脱俗。接下来的两句"高梢争出翠凤尾,孤根对植苍龙须",运用比喻,将竹梢比作翠凤尾,竹根比作苍龙须,展现出竹子的挺拔与秀美。
"雨声曾洗越溪石,风影写成湘水图",通过风雨的洗礼,竹子仿佛成为自然画卷的一部分,富有诗意。最后,"独有素娥留夜月,与君相对倒金壶",以月夜中的竹子和素娥(嫦娥)相映,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幅静谧画面的喜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新竹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