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首感赋
清 · 王竹修
空过七十五番春,终老东墩作散人。
杜甫诗因怀友富,扬雄家为买书贫。
出门自笑衣冠古,酬世惭无头脑新。
假我馀年当养晦,烟霞啸傲葛天民。
杜甫诗因怀友富,扬雄家为买书贫。
出门自笑衣冠古,酬世惭无头脑新。
假我馀年当养晦,烟霞啸傲葛天民。
鉴赏
此诗《岁首感赋》由清代诗人王竹修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
首联“空过七十五番春,终老东墩作散人”,诗人以“七十五番春”象征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而“终老东墩作散人”则透露出诗人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他将在这个名为“东墩”的地方度过余生,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散人”。
颔联“杜甫诗因怀友富,扬雄家为买书贫”,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杜甫和扬雄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学问的重视。杜甫因怀念朋友而创作丰富,扬雄因购买书籍而生活贫困,这既是对古人智慧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颈联“出门自笑衣冠古,酬世惭无头脑新”,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表示自己虽然穿着古朴,但面对世事却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新颖,表达了一种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认知局限的反思。
尾联“假我馀年当养晦,烟霞啸傲葛天民”,诗人希望在剩下的岁月里能够隐居避世,享受自然之美,如同古代的隐士葛天民一般自由自在。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学问以及个人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