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中秋夕(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带船窗捲碧纱,人人歌管斗繁华。
吴王往日风流在,狂杀苏台十里花。
吴王往日风流在,狂杀苏台十里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中秋之夜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首句“一带船窗捲碧纱”,以“一带”形容船行于水面的连绵景色,而“捲碧纱”则生动地描绘出船只窗户上轻柔碧绿的纱帘随风飘动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人人歌管斗繁华”,直接点明了中秋之夜的热闹场面。在这里,“人人”代表了所有参与庆祝的人们,“歌管”则是指唱歌和吹奏乐器,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欢歌笑语、音乐声声的欢乐情景。“斗繁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热闹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繁复,而是深入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之中。
后两句“吴王往日风流在,狂杀苏台十里花”,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里提到的“吴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国王,尤其是吴王夫差,他曾在苏州建造了著名的“姑苏台”,留下了风流倜傥的传说。诗人借古喻今,暗示着虎丘中秋之夜的繁华盛况,仿佛再现了昔日吴王风流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同时,“狂杀苏台十里花”一句,不仅描绘了花海的壮观,也暗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虎丘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既展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又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