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塞集
宋 · 释智圆
立意造平淡,冥搜出常情。
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
云树饥猿断,冰潭片月倾。
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
云树饥猿断,冰潭片月倾。
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清塞集》,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平淡的立意和深思熟虑的构思,表达了对作品内在情感与艺术价值的独特见解。他自问: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欣赏这些作品的深层含义?他担忧自己的作品可能仅在后世留下虚名,而非因其内涵而被铭记。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细致入微的场景:云雾缭绕的树林中,饥饿的猿猴叫声断断续续;冰冷的潭水倒映着一轮倾斜的明月。诗人借此寓言,暗示作品如果没有知音的理解,就如同美乐无人倾听,琴声空响。
最后,诗人感慨若无子期这样的知音,他的创作就失去了共鸣的对象,暗示了艺术创作需要知音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传达了对文学创作真谛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