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泾北里许有水村曰独渔又曰读圩秋日閒步过之喜其萧野笑与同人约言他日卜筑之计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舍北散閒步,秋原见烟树。
水边得一村,彳亍斜通路。
临流几人家,时于竹间露。
篱舍乐鸡犬,溪石习鸥鹭。
噫嘻此何地,令我生远慕。
青山隔林看,红叶当门护。
傥得读书庐,便作武陵住。
他日风尘中,定应眷南顾。
水边得一村,彳亍斜通路。
临流几人家,时于竹间露。
篱舍乐鸡犬,溪石习鸥鹭。
噫嘻此何地,令我生远慕。
青山隔林看,红叶当门护。
傥得读书庐,便作武陵住。
他日风尘中,定应眷南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乡村秋景图,诗人漫步在北舍附近的秋原之上,烟树、水边、村落、临流人家、鸡犬、鸥鹭,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诗人对这处隐逸之地表达了深深的向往之情,想象着在此建造读书之所,过着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句“舍北散閒步,秋原见烟树”,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闲适的散步中,秋原上的烟树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水边得一村,彳亍斜通路”描绘了水边村落的景象,诗人缓缓行走,与自然和谐共融。随后,“临流几人家,时于竹间露”进一步展示了村落的生活气息,几户人家临水而居,竹影斑驳,生动形象。
“篱舍乐鸡犬,溪石习鸥鹭”两句,通过鸡犬的欢声和鸥鹭的习性,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状态表达了赞赏之情。“噫嘻此何地,令我生远慕”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渴望在此过上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
最后,“青山隔林看,红叶当门护”描绘了远处山色与门前红叶的美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诗人设想在此建造读书之所,仿佛已经置身于理想中的桃花源,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日风尘中,定应眷南顾”则以未来之期,再次强调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即使身处纷扰尘世,心中仍会怀念这片宁静的乡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